2020-01-20, 09:54 AM
Gay,一詞在現代用語解作男同性戀者。然而,不要忘記作為昔日英文形容詞,它是快
樂的、繽紛的意思,德國哲學家尼采就曾著哲學書籍The Gay Science(1882,《歡愉的
智慧》)。香港藝術節本屆委約本地著名編劇莊梅岩,創作全新劇目《我們最快樂》,
英文劇名We Are Gay語帶雙關,由張錦程、游學修、劉俊謙演繹糾纏不清的三角情性關
係,養眼表皮之下,主宰快樂的是什麼? 訪問當天,3名主角坐在長沙發,仍顯得有點
擠。
張錦程和劉俊謙爭取訪問開始之前,雀躍討論剛才排練種種,游學修卻像有點累,
靜坐一側沒多說話,恰巧訴說劇中的權力關係。資深演員張錦程曾演莊梅岩的《法
吻》,劉俊謙最近主演電影《幻愛》,亦曾憑劇場作品《天邊外》獲小劇場獎最佳男主
角獎;游學修去年首次參與劇場挑戰《陪着你走》。這個「兩鮮肉一佬」的組合演情
人,倒真令人期待。「老實說,我以前是『恐同』的。
從小到大很怕被人笑自己gay,如你一碰碰別人,男仔們便說『做咩啫你gay佬來的嗎』,就是你被人說成gay是很核突的、很醜的。看gay的電影時感到不舒服,我會想這樣是不是叫歧視……但我真的不舒服,口講『無嘢無嘢』就是我說謊吧。」
之前曾與陳家樂、林耀聲等演出同性戀短片的游學修坦言,後來跟老師傾談才明瞭此些性別ABC:「老師問我,那不舒服的感覺是來自什麼?就是我的無知,我的不認識,要靠自己慢慢去找尋那是什麼,因為拍攝又明白多了。自自然,心中真的沒了那些恐懼。」莊梅岩編劇 張錦程、游學修、劉俊謙主演「其實今次的劇不想有個錯覺是,像以前那年代每逢做gay戲都要演員很娘娘腔,在同性戀界別都是有陰有陽的氣質。」
導演黃龍斌說,gay不止一個模樣。3名演員亦留意到,昔日影視作品不時將同性戀者當丑角,現在已進步不少。導演表示,今次劇目呈現一些社會對同志身分不認同的問題,例如大律師Neil(張錦程飾)年輕時被父母逼婚,有份引致同性戀人離世等。
不過,他認為劇本呈現更深層人性,反映的價值觀均無分性取向:「劇中說及同性戀者的處境,社會環境令他們可能對事件有如此看法,有如此的選擇,或甚令選擇是扭曲的,例如圈內講求要好好的身形及物質水平等。
但此些東西,不就跟女生望『找個好碼頭』的想法一樣嗎?」如何拿揑舞台上的「激情」?故事講述年輕游泳教練阿生(游學修飾)與律師戀人Philip(劉俊謙飾)拍拖3年關係穩定,更一起遷入新居。Philip偶遇事業有成的Neil,陷入出軌誘惑,後來Neil認識到阿生,讓關係更錯綜複雜,3人在猜疑間游離。劉俊謙指一指張錦程說:「這個大律師在我而言根本是一個偶像,是很虛幻的。
他正正是我很想成為的一個人,事業、地位、錢,他都有。」他們喜歡對方,還是喜歡對方擁有的?張錦程表示,劇中開初已見到角色的「壞」,貪圖小鮮肉有如「希臘神像」的外貌及身形,青春就是其最大資產。
對方亦在自己幾乎神聖的高度中,找到自豪快感。「慾念是無窮無盡的,但劇場上肢體是less is more(簡潔就是美)。要不,現在資訊發達你上網都看到很多片。」
黃龍斌說。排練當天剛好練到Philip、Neil纏綿的情節,劇本似乎沒有留情,描述甚是露骨。劇目正正講述3個男子由慾念引起的瓜葛,至關係至道德之引伸,當中也沒逃避談性。近日劇場界反應熱烈的演出《親親麗南》,首場上演後除主角葉德嫻成焦點,媒體另一放大的戲碼是潘燦良與蘇玉華台上的「激情」演出,劇情說及雙方愛撫胸部調情。可見當性慾放在影像至劇場,本地社會神經依然敏感,反映呈現時需要如何拿揑的曖昧。
《我們最快樂》不避諱談性,黃龍斌透露,編劇寫了一場有關Neil自瀆的戲分,揭露道德崩塌之內在,可謂本地劇場罕見情節。他說:「莊梅岩其實好擅長寫『實淨』的對話,從對話之前你可窺探到很多東西。
今次我卻發覺她好像比較多內心的獨白,可以讓導演想像及處理,包括自瀆一場。自瀆時的呈現,我用了一支蠟燭去比喻,具體不多說,但因為它是熱烈的,同時危險的、痛的,但那個欲望始終要表達出來。」無法擺脫標籤 無法快樂「在此個文明氛圍之下,會否是一個宿命我們無論如何都找不到快樂,一定要離開此個制度才可以?人依照他的動物性去生存,才會快樂?」
張錦程接道,解釋劇本在情慾層面下,其實是要刺中社會規範,質問道德等人們必然依賴的框架:「劇中好像在問,其實我們是否不需要標籤同性戀者,不需要標籤關係,因為此些東西是慢慢由文明帶來的,無論是傾去哪一方,傾去保護弱勢社群一方都好,好似都無法擺脫個標籤。其實沒有文明,就什麼標籤都沒有。
可是人就活在制度中,這個問題我們一直解決不了。」排練室內,地板放着一包包黑色膠袋。這也是導演的舞台安排,將貫穿出現在劇中不同情景。黃龍斌說,每個人都有自己內在的欲望,但亦會受到制度外在環境影響,灌溉人內心欲得到什麼,形成一種「我想」的假象。一包包膠袋,內裏是什麼珍而重之的信念,還是只是執念。游學修說:「有人認為是垃圾,有人卻牢牢抱緊不放。」
張錦程則說:「說做戲為什麼好看,就是因為觀眾可以不停看到人物去抉擇。那個『念』一個接一個抉擇,他可以取捨什麼,去換取自己想要的自己呢?」「劇本去到一個位,對我來說可謂道德界線全無,沒有此些界線,其實真的沒東西可以阻止我選擇。」劉俊謙說。當故事說及阿生的弟弟捲入藏毒事件,3人關係撕裂浮面,同時讓各人不得不面對內心的貪、嗔、癡。劉俊謙認為,答案當然不是非黑即白,惟劇本揭示一直不留神,只會連自己已經腐朽都不知:「可是一直走下去,我慢慢發現自己原來有(界線)。
一念之間原來我錯過了,當發現自己什麼都逾越了,其實個世界完全崩塌。我以為自己所有事都ok ok,以為囉,原來不ok。」我們總在與他人一起建構的世界生存,逃不過群體。上面提及的道德規範,何時是枷鎖,何時是勸諫;什麼是需要,什麼是想要;如何快樂,如何最快樂,一念扣着一念,劇本準備要跟觀眾來個赤裸對望。
不問尼采抑或沙特,張錦程與導演分別在訪問提及一段台詞,男人對較年輕的男人說,每個人心中有兩頭狼,一隻代表善,包容、喜樂、慈悲、真誠;一隻代表惡,憤怒、嫉妒、自私、傲慢,牠們天天不停打架。哪隻狼會較常勝出?劇中自有分曉。即使無從相信「從此快樂地生活下去」的童話故事,至少答應你會從此戰鬥下去。因為這兩頭狼,主宰着人的快樂《。■我們最快樂》日期:2月14至28日地點:香港大會堂劇院門票:$260至$480查詢:www.hk.artsfestival.org
#我們最快樂
#張錦程
#劇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