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9-09, 06:43 AM
同性戀行為是先天還是後天影響?科學家一直估計基因會有一定影響。最新刊於《科學》的大型基因研究或能提供了更多線索。
據現有理論,同性戀行為是由基因驅使,並非全由後天影響所致。過往研究發現有 2–10% 人口曾與同性發生性行為,雙胞胎及家庭研究也發現基因遺傳,或與同性性行為有關。部份研究更指出, X 染色體的 Xq28 區與男性性傾向有關。然而,礙於此類研究樣本不足,科學家一直都未能找到單一「同性戀基因 (gay gene) 」,也未可確認 Xq28 對於性傾向的影響。
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隊伍就分析了由英國生物樣本庫 (UK Biobank) 和基因檢測公司 23andMe 收集,來自英美兩國超過 47 萬人的基因數據,希望找出哪一種單一基因與同性性行為相關。研究人員首先根據參加者匯報的性行為歷史,將基因數據分作兩組:一組曾發生同性性同為,另一組則從未發生同性性行為。
研究人員初步分析後,發現基因可解釋到 8–25% 的同性性行為。之後他們再嘗試尋找是否有獨特基因改變與同性性行為相關,並發現當中五個常染色體基因座 (autosomal loci) 較常見於同性性行為組別。當中兩個基因座可在男女兩性發現、兩個只在男性發現,剩下一個則只在女性發現。雖然這五個基因座有關,但它們只解釋到不到 1% 的同性性行為。因此,該類基因未可準確預測性傾向。研究人員亦發現這些基因座跟控制性荷爾蒙 (sex hormone) 和嗅覺的生理機制,可能反映性激素水平與同性性行為有關,有待未來跟誰研究。
有份參與研究的基因學家 Andrea Ganna 認為今次發現顯示人類性行為相當複雜,亦相信有不少未被發現的基因座、環境以及文化因素都會影響性傾向。現時也暫未有足夠證據顯示單一個基因可決定性傾向。此外,雖然研究樣本數龐大,但未有分析屬於 LGBTQ 族群的性小眾人士基因,因此發現也可了解到基因對性傾向,特別是心理性別 (gender) 的影響有一定限制。另外,研究也只分析了 40–70 歲歐洲族裔人士,未來需要收集更多數據了解基因與性傾向以及性行為之間的關係。